1、出租汽车驾驶员按规定着装、佩戴胸卡或服务标志,衣着整洁、服饰大方,发式整齐、面目洁净,是驾驶员____的要求。
A、个性修饰
B、形象文明
C、安全行车
D、言行文明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二章第二节:出租汽车驾驶员职业道德可知,“形象文明”要求驾驶员按规定着装、佩戴胸卡或服务标志,衣着整洁、服饰大方,发式整齐、面目洁净,坐站有相、动作敏捷,讲究风度、不卑不亢。
2、出租汽车驾驶员因车辆维修、交接班、处理个人事情等原因,不能正常载客时,正确做法是____。
A、使用暂停运营标志
B、按下空车待租标志
C、关闭计价器
D、开启电召服务标志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三节:服务流程可知,因车辆维修、人员交接班、处理个人事情等不能正常载客时,应使用暂停运营标志。未使用暂停运营标志的车辆,不得以交接班为由拒载。
3、下列哪些属于对出租汽车驾驶员服务形象的要求____。
A、衣着整洁无破损,有工作装者按要求着装上岗
B、面部洁净,头发整齐干净
C、手、脚洁净,指甲修剪得当
D、驾驶员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化浓妆
答案:AB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一节:驾驶员服务要求可知,服务仪容要求包括(1)精神饱满、端庄大方、举止文明、礼貌待客。(2)出租汽车驾驶员着装应得体大方,不得袒胸露背。按规定着装,正确佩戴服务标志,配饰得体。(3)面部应修饰洁净、自然,如化妆,应淡雅适度。(4)发型应梳理整齐,修饰大方,风格庄重。(5)勤洗澡更衣,做到身体无异味,手、脚保持洁净,指甲修剪得体。(6)运营前忌食有异味、有碍服务的食物,保持口气清新。
4、制动突然失灵时,驾驶员要握稳转向盘,立即松开加速踏板,并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四节:安全行车特别要求与紧急情况处理可知,制动失灵、失效时,要沉着冷静,握稳转向盘,立即松抬加速踏板,采取发动机制动,尽可能利用转向避让障碍物,同时利用驻车制动器或“抢挡”等方法,设法减速停车。下坡路制动突然失效时可利用路边障碍物、坡道可助减速或宽阔地带可迂回减速、停车。
5、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不得有抢客、强行揽客、甩客、倒客,未经乘客同意强行拼客等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三章第四节:服务技巧和服务禁忌可知,出租汽车驾驶员在运营过程中不得有抢客、强行揽客、甩客、倒客,无正当理由中断或强迫乘客换乘其他车辆;未经乘客同意强行拼客等行为。
6、出租汽车驾驶员在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后,若自我感觉良好,可以驾驶车辆运营。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一节:安全运营基本知识可知,驾驶员在驾驶期间应当按医嘱服药,选择不影响驾驶技能、副作用较小的药物。出租汽车驾驶员应谨慎服用以下药物:抗过敏药、镇静催眠药、解热镇痛药、镇咳药、平喘药、胃肠解痉药、止咳药、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降糖药、抗心率失常药。如服用了上述药物,应当暂停运营。
7、出租汽车犯罪分子作案一般选择在____场所。
A、集贸市场
B、封闭小区
C、城乡结合部
D、繁华商业区
答案:C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四章第五节:出租汽车驾驶员治安防范可知,犯罪分子通常选择偏僻、便于逃窜的区域作案。犯罪分子一般在市区上车,然后以种种借口,或许以重金酬谢,将驾驶员诱骗到偏远地点作案,因此犯罪分子在作案时总是设法回避行人和车辆密集的地方,刻意寻找环境冷清,地段偏静、人稀车少的地方,如城乡接合部、河边、铁道旁、远离市区的乡村等。
8、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成绩3年内全国有效,区域科目考试成绩3年内在考试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行政区域内有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第十章第一节: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可知,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在考试结束10日内公布考试成绩。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为3年。全国公共科目考试成绩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区域科目考试成绩在所在地行政区域内有效。
9、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____拘留和暂扣3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A、60日
B、30日
C、15日以上
D、15日以下
答案:D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明确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此正确答案选D。
10、信访过程中不得有下列哪些行为?____
A、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
B、煽动、串联他人信访
C、扰乱公共秩序
D、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答案:ABCD
解释:根据《国家信访条例》第二十条: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一)在国家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国家机关,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的;(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的;(三)侮辱、殴打、威胁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六)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