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人、车、路、环境和管理等诸多因素中,( )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A、路
B、人
C、车
答案:B
解释:主要是人的原因。人是指参与交通行为的所有的人,如驾驶员、骑自行车的人、行人、乘车人等。这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他们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程度等有关。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机动车行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30公里,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用机械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一)进出非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口、急弯路、窄路、窄桥时;(二)掉头、转弯、下陡坡时;(三)遇雾、雨、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四)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行驶时;(五)牵引发生故障的机动车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开左转向灯,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或者鸣喇叭,在左侧超越。
3、在车身或车厢后部必须喷涂放大的牌号的车型有( )。
A、小轿车
B、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
C、拖拉机及其挂车
D、大客车
答案:BCD
解释:《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三条:机动车号牌应当悬挂在车前、车后指定位置,保持清晰、完整。重型、中型载货汽车及其挂车、拖拉机及其挂车的车身或者车厢后部应当喷涂放大的牌号,字样应当端正并保持清晰。
4、松懈情绪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不会使训练成绩停顿。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松懈情绪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可能不会使训练成绩停顿。
5、学员综合驾驶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 )。
A、先天素质
B、后天培养
C、先天素质和后天培养
答案:B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学员综合驾驶能力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后天培养
6、汽油发动机产生的有害排放物主要包括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微粒物。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柴油发动机产生的有害排放物主要包括氮氧化合物和微粒物。
7、夜间行车,( )时须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
A、驶入照明条件差的乡村道路
B、与对向来车相距150米
C、紧跟前车行驶
D、近前方有骑自行车人
答案:BCD
解释:《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从业资格培训教材》注明:夜间行车,在与对向来车相距150米、紧跟前车行驶、近前方有骑自行车人时须将远光灯改为近光灯。
8、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应遵循先控制方向,后制动减速的驾驶原则。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本题详情查看《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应遵循先控制方向,后制动减速的驾驶原则。
9、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属于交通陋习的是什么行为?( )
A、按规定使用灯光
B、带行驶证、驾驶证
C、随意向车外抛洒物品
D、遵守交通信号
答案:C
解释:随意向车外抛洒物品,不仅违反了七不规范,也会影响其他车辆等的行驶。因此本题选C。
10、驾驶机动车变更车道至少提前多少时间开启转向灯?( )
A、提前2秒钟开启转向灯
B、提前3秒钟开启转向灯
C、开始变道时开启转向灯
D、变道时不用开启转向灯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变更车道至少提前3秒开启转向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