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驾车驶近图中这种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应该如何正确通过?
A、路口停车,向左观察,确认安全后通过
B、若路口没有车辆、行人,可以加速通过
C、路口减速,向左观察,确认安全后通过
D、只要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可以减速通过
答案:C
解释:1、请注意,图中右前方有减速让行标志,表示车辆驾驶员驶近路口处应当减速慢行,观察干路安全情况,在确保干道车辆、行人优先的前提下再通行。2、其次,要注意观察左前方正在过马路的人群,确认可以安全通过后再通过当前路口。综上,在路口减速,向左观察,确认安全后通过做法正确。
2、这个标志的含义是告示车辆驾驶人应慢行或停车,确保干道车辆优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警告标志告示车辆驾驶人应慢行或停车,确保干道车辆优先。
3、醉酒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行驶会受到什么处罚?
A、处2年以下徒刑
B、处拘投,并处罚金
C、处2年以上徒刑
D、处管制,并处罚金
答案:B
解释: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1条明文规定: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所以选B
4、驾驶机动车在道路上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A、违章行为
B、违法行为
C、过失行为
D、违规行为
答案:B
解释:“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明显的是违法,它都暗示了是“违法”行为。
5、驾驶机动车下长坡时,利用惯性滑行可以减少燃油消耗,值得提倡。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发动机制动是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减慢车速,档位越低牵阻越明显,制动性越强。在下长坡道路行驶,挂入低速档利用发动机的牵阻作用可以减少制动器的负担和减少制动次数,防止制动过热引起制动力热衰减;在冰雪、泥泞的路面上行驶,应用发动机牵阻制动可以防止侧滑。
6、变更车道时,提前打开转向灯后,就可以立即变更车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题目错在立即变更车道。为保证安全,驾驶人在变更车道前打开转向灯示意约3秒以上,先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车辆和将驶入车道的交通状况;车辆的侧方存在盲区,因此在确认自己的前方安全后需再次侧头观察驶入车道一侧有无他车,判断有无变更车道的条件,正确的选择行驶车道和变更时机,安全变道行驶。因此,变更车道时提前开启转向灯提醒后车,然后观察有无变更车道的条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持安全距离变更车道,不可立即变更车道。
7、在行驶过程中,机动车驾驶人要注意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行车时保持安全车距谁都懂。
8、冰雪道路行车,由于积雪对光线的反射,极易造成驾驶人目眩而产生错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因为太阳光通过冰的折射到人的眼睛里,冰在太阳光下就好像一面镜子。
9、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一次记12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3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7座以上载客汽车以外的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四)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超车、让行,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逆行的;(五)驾驶机动车遇前方机动车停车排队或者缓慢行驶时,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的;(六)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的;(七)驾驶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不按规定减速、停车、避让行人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规定避让校车的;(九)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三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十)驾驶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的;(十一)在道路上车辆发生故障、事故停车后,不按规定使用灯光或者设置警告标志的;(十二)驾驶未按规定定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的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上道路行驶的;(十三)驾驶校车上道路行驶前,未对校车车况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检查,或者驾驶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车上道路行驶的;(十四)连续驾驶载货汽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十五)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低于规定最低时速的。
10、以下哪种情形会被扣留车辆?
A、伪造行驶证
B、车内装饰过多
C、驾驶人开车打电话
D、未安装防撞装置
答案:A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六条: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予以收缴,扣留该机动车,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