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他车辆不准进入专用车道行驶,其目的是为了不影响专用车的正常通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释:题目说法正确,没什么好分析的。

2、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应当向哪个车辆管理所申请?

A、户籍地车辆管理所

B、登记地车辆管理所

C、住所地车辆管理所

D、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

答案:C

解释:《机动车登记规定》规定:初次申领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向住所地的车辆管理所申请注册登记。

3、驾驶机动车发生以下交通事故,哪种情况适用自行协商解决?

A、对方饮酒的

B、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

C、未造成人身伤亡,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

D、造成人身伤亡的

答案:C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规定:“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4、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一次记12分。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交通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一)驾驶校车、公路客运汽车、旅游客运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驾驶7座以上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驾驶其他载客汽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百分之五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百的;(二)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未达到百分之二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的;(三)驾驶校车、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二十以上未达到百分之五十,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四)驾驶载货汽车载物超过最大允许总质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五)驾驶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六)驾驶机动车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未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或者未悬挂警示标志的;(七)驾驶机动车运输危险化学品,未经批准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的;(八)驾驶机动车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九)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或者扣留期间驾驶机动车的;(十)造成致人轻微伤或者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十一)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5、夜间行驶,与对向车道车辆交会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保持使用远光灯

B、远光灯和近光灯之间不断来回切换

C、切换为近光灯

D、关闭灯光

答案:C

解释:远光灯或者近光灯不断来回切换,容易影响对面司机的视线。关闭灯光,对面的司机就看不到你了。

6、这个标志是何含义?

A、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150米

B、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150米

C、距无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

D、距有人看守铁路道口100米

答案:B

解释:一道红线是50米,三道150米。

7、B2表示哪种准驾车型?

A、大型货车

B、中型客车

C、大型客车

D、重型牵引挂车

答案:A

解释:A2为重型牵引挂车;B1为中型客车;B2为大型货车;A1为大型客车。

8、汽车的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变短。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释:汽车的制动距离,会随着车速的升高而加长,车速是原来的两倍时,制动距离就会达到原来的4倍。车速越高,车辆惯性越大,发生事故时造成的冲击力就越大,容易加重事故后果。

9、如图所示,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桥梁涵洞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什么?

A、加速,在对向车到达前通过

B、减速靠右通过

C、保持原速继续正常行驶

D、鸣喇叭后加速通过

答案:B

解释:驾驶机动车行驶至桥梁涵洞时,做法正确的是:减速靠右通过。

10、机动车仪表板上(如图所示)亮表示什么?

A、危险报警闪光灯开启

B、前照灯开启

C、前后位置灯开启

D、前后雾灯开启

答案:C

解释:位置灯就是车辆示宽灯,也就是当你开启双跳灯后,前后左右四个闪的灯 宽灯就是转向信号灯同时闪烁,用于警告作用。

科目一模拟考试(100题)
相关内容 2025邢台驾驶证 河南省驾考网 毫州考驾照科目一试题100题 驾照考试 2025年驾考科目一试题 包头驾驶证考试题